
关节轴承能承受较大的负荷。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可以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由于在内圈的外球面上镶有复合材料,故该轴承在工作中可产生自润滑。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和低速旋转,也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当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自润滑关节轴承应用于水利、专业机械等行业。

杆端关节轴承,属于滑动轴承,有耐磨非金属材料润滑型,也有油道注油润滑型。类似GE20-ET,GE15-ET等均为关节轴承,后缀是具体的种类。关节轴承分为GE,GEC,GEG,GEEW,GEK,GEH等类型,尺寸和润滑方式各异,在机械设计手册的滑动轴承分类中可以查到。狭义的杆端关节轴承,应该是指通常所说的鱼眼接头。鱼眼接头根据连接方式的内外丝区别为:内螺纹系列SIG,外螺纹系列SAG.内外丝的大小与鱼眼内径大小相同,例如接头为M12的鱼眼接头,轴承内径也为D12。关节轴承广泛应用于工程液压油缸、锻压机床、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汽车减震器,水利机械等行业。

杆端关节轴承的温度,一般有杆端关节轴承室外面的温度就可推测出来,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测量杆端关节轴承外圈温度,则更位合适。通常,杆端关节轴承的温度随着杆端关节轴承运转开始慢慢上升,1-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杆端关节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部合适,则杆端关节轴承温都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止运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使用热感器可以随时监测杆端关节轴承的工作温度,并实现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报警或停止防止燃轴事故发生。

关节轴承具有两个“贴合”的球形接触表面,这种接触称为协调接触。关节轴承力学特性计算方法对关节轴承的结构设计和磨损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协调表面接触压力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已有的Hertz模型由于局限于弹性半空间体,不能用于计算球面协调接触压力分布。目前已经有一个球面接触统一模型,即Fang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小变形球面接触压力分布的问题,此模型对非协调接触和协调接触均适用。但关节轴承的接触区并非完整球面,其接触压力分布的计算需要在完整球面协调接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此外,关节轴承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自由边界效应,对关节轴承的应用将产生一定影响。自由边界效应在关节轴承外环边缘产生接触压力集中和较大的压力梯度。